動態(tài)與觀點

特許人進行特許經營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2-02-22
瀏覽量
4244

- 引 言 -

在去年上半年,明星代言的某品牌奶茶涉及詐騙金額多個億的新聞轟動一時。該品牌奶茶披著特許經營的外衣在短時間內,累計詐騙加盟者7個多億,無怪乎網傳,特許經營是“21世紀最主流的商業(yè)模式之一”。

特許經營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無一例外是先用廣告或明星大肆包裝品牌形象,然后忽悠加盟商先交錢,有些是上幾節(jié)課培訓下,有些連培訓都沒有,之后就沒任何動靜,甚至最后等聯(lián)系不上品牌方,以此套路詐騙加盟商。這所謂的“21世紀最主流的商業(yè)模式之一”到底是什么?

本文圍繞特許經營的概念及法律監(jiān)管,向中小企業(yè)或個體經營者對特許經營作下基本解釋,并向其提出商業(yè)特許經營的注意事項。

- 探 討 -

一、什么是商業(yè)特許經營

商業(yè)特許經營(簡稱特許經營),是指擁有注冊商標、企業(yè)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的企業(yè)(特許人),以合同形式將其擁有的經營資源許可其他經營者(被特許人)使用,被特許人按照合同約定在統(tǒng)一的經營模式下開展經營,并向特許人支付特許經營費用的經營活動。

因此,現(xiàn)實中,“品牌加盟”、“技術許可”等,實質上都是商業(yè)特許經營的范疇。

企業(yè)微信截圖_5f0f3180-4975-4f94-a562-120c932e6ad5.png

二、特許經營的監(jiān)管法規(guī)

截止目前,國內關于特許經營的法規(guī)主要是國務院于2007年1月31日頒布的《商業(yè)特許經營管理條例》,該條例于2007年5月1日施行。

這是一部市場監(jiān)管法規(guī),是國家對于特許經營行為所作的最基礎的監(jiān)管。換句話說,這是企業(yè)作為特許人進行特許經營所要達到的最基本的要求。

根據(jù)該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的行為,有權向商務主管部門舉報,商務主管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依法及時處理。實務中,這也是被職業(yè)打假者所采用的投訴武器之一。

以違規(guī)行為及對應責任這一層面,筆者對該條例規(guī)定的不合規(guī)行為及對應責任進行如下梳理:

企業(yè)微信截圖_24ca6d9d-4ddc-4410-86e2-10e2779c366b.png

根據(jù)上表,我們可以看到,要從事特許經營的企業(yè)需要符合的條件不在少數(shù),國家在法規(guī)政策層面已經為經營者進一步篩選可選的特許人,但現(xiàn)實不盡如意。

三、現(xiàn)實情況

以百度搜索關鍵詞“特許經營”或者“品牌加盟”,躍然紙上的是無數(shù)個加盟項目,眼花繚亂。加盟商要選擇其中之一靠譜的來加盟,尤為困難。

根據(jù)條例,特許經營需要向商務部門進行備案。但截止2022年2月14日,國家商務部的備案顯示:特許經營備案的企業(yè)僅有7417家,詳細數(shù)據(jù)看下圖表。

企業(yè)微信截圖_2c57b8d0-a746-4601-be00-390593db07ba.png

來源:數(shù)據(jù)來源國家商務部

也就是說除了這些備案的, 市場上的其他所謂或多或少不合規(guī)的,都有面臨被行政處罰的風險。

而司法實務中,有關特許經營的糾紛也不在少數(shù)。下表是截止2022年2月14日各省級行政區(qū)內法院審理的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件數(shù)量。

企業(yè)微信截圖_b30ec006-9007-4642-9943-e66a19651b65.png

根據(jù)特許經營可授權的有注冊商標、專利、版權等,因此,實務中,除了以“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表現(xiàn)外,還有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糾紛、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專利許可實施合同糾紛。

純粹的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與特許經營相比,都有權利的許可使用,但不同的是,國家對特許經營的管制是在知識產權許可使用的基礎上又增加的。

四、注意事項

特許人/品牌方進行特許經營時需注意的事項

1. 要擁有特許資源。

如注冊商標、企業(yè)標志、專利、專有技術等經營資源。(正在申請中的商標不能單獨作為特許經營資源,特許人須同時具備其他經營資源。)

2. 需要簽訂書面的許可/加盟合同。

合同必須具備如下內容:

(一)特許人、被特許人的基本情況;

(二)特許經營的內容、期限;

(三)特許經營費用的種類、金額及其支付方式;

(四)經營指導、技術支持以及業(yè)務培訓等服務的具體內容和提供方式;

(五)產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標準要求和保證措施;

(六)產品或者服務的促銷與廣告宣傳;

(七)特許經營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和賠償責任的承擔;

(八)特許經營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九)違約責任;

(十)爭議的解決方式;

(十一)特許人與被特許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特許人和被特許人應當在特許經營合同中約定,被特許人在特許經營合同訂立后一定期限內,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3. 須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

特許人應當自首次訂立特許經營合同之日起15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

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范圍內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的,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備案;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范圍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的,應當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備案。

4. 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成熟的經營模式,并具備為被特許人持續(xù)提供經營指導、技術支持和業(yè)務培訓等服務的能力。

5. 特許人從事特許經營活動應當擁有至少2個直營店,并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

6. 特許經營合同約定的特許經營期限應當不少于3年。

但是,被特許人同意的除外。續(xù)簽特許經營合同的,不適用前款規(guī)定。

7. 特許人應當向被特許人提供特許經營操作手冊,并按照約定的內容和方式為被特許人持續(xù)提供經營指導、技術支持、業(yè)務培訓等服務。(做好服務記錄的固定工作)

8. 特許人應當在訂立特許經營合同之日前至少30日,以書面形式向被特許人提供以下信息:

(一)特許人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冊資本額、經營范圍以及從事特許經營活動的基本情況;

(二)特許人的注冊商標、企業(yè)標志、專利、專有技術和經營模式的基本情況;

(三)特許經營費用的種類、金額和支付方式(包括是否收取保證金以及保證金的返還條件和返還方式);

(四)向被特許人提供產品、服務、設備的價格和條件;

(五)為被特許人持續(xù)提供經營指導、技術支持、業(yè)務培訓等服務的具體內容、提供方式和實施計劃;

(六)對被特許人的經營活動進行指導、監(jiān)督的具體辦法;

(七)特許經營網點投資預算;

(八)在中國境內現(xiàn)有的被特許人的數(shù)量、分布地域以及經營狀況評估;

(九)最近2年的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摘要和審計報告摘要;

(十)最近5年內與特許經營相關的訴訟和仲裁情況;

(十一)特許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是否有重大違法經營記錄;

(十二)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信息。

被特許人/加盟商在加盟品牌時(簽合同)需注意的事項

1. 登錄國家商務部業(yè)務系統(tǒng)統(tǒng)一平臺(http://txjy.syggs.mofcom.gov.cn/),根據(jù)公司名稱、特許品牌、經營資源等查詢(見下圖查詢界面),查看所加盟品牌是否已經在政府商務部門備案過;你還可以據(jù)此了解特許人的品牌在全國的授權情況、自己所加盟這塊區(qū)域是否已經有其他加盟商、是否影響自己未來經營情況。

企業(yè)微信截圖_6bc29151-fc6e-4d30-a609-4b9232dad47c.png

如果查詢不到,需要進一步核實,判斷特許人企業(yè)情況和特許經營的情況,同時結合國家企業(yè)信用網(http://www.gsxt.gov.cn/corp-query-homepage.html)、中國裁判文書(https://wenshu.court.gov.cn/)了解其有無涉及特許經營合同的糾紛,來預估這項業(yè)務的的法律風險。

2. 調查了解特許經營資源。

特許經營的核心要素是特許經營資源,該資源應當具備排他性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因此,被特許人應當了解特許人是否享有經營資源排他性的使用權,是否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和地位。

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檢索網站(http://sbj.cnipa.gov.cn/sbcx/)、專利檢索網站(https://www.cnipa.gov.cn/或http://pss-system.cnipa.gov.cn/sipopublicsearch/portal/uiIndex.shtml)等官網,充分了解經營資源的專有權屬性、保護范圍、保護期限等,是否與特許人開展的特許經營活動類別一致,是否已經在成熟的模式下開展了實際的經營活動滿一年以上,是否存在可能侵害第三方權利等的情形。

3. 簽合同時審查合同條款。

被特許人應認真查閱特許人提供的《特許經營合同》,關注合同約定的經營資源的來源、授權范圍、授權權限、取得時間與使用情況;關注特許經營體系中產品與服務的性質、第三方供貨、價格等因素;關注特許經營費用的組成、種類、金額和支付方式;關注特許人為特許經營體系所能提供的經營指導能力、技術支持能力、業(yè)務培訓能力;關注合同違約、解除約定條件;關注特許人賬戶信息是否為企業(yè)對公基本賬戶,切忌向聯(lián)系人提供的私人、個人賬戶繳納相關費用,并要求特許人在繳納費用以后及時出具載明相應費用類別的發(fā)票,切忌收取收據(jù)、收條等非正式發(fā)票;是否有單方解除權。

結合對特許經營市場的評估,判斷特許人提供的特許經營合同是否可以實現(xiàn)被特許人加盟目的。

- 結 語 -

有關特許經營糾紛的咨詢一直以來不為少數(shù),在執(zhí)行時,也會難以拿到賠償。作為中小企業(yè)或個體經營者,需要在簽訂合同時保持謹慎,多查詢。

而作為特許人的經營企業(yè),需要加強合規(guī)建設,一些不合規(guī)的做法,將會面臨行政風險。

企業(yè)微信截圖_d80cc46b-1d08-4711-bb9d-dbc68151013f.png

企業(yè)微信截圖_320b6dad-7090-4014-86f9-1934b2dd3c0e.png

公眾號動圖(循環(huán)).gif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分享、交流、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恒都律師事務所的法律意見或對法律的解讀,任何組織或個人均不應以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作為決策依據(jù),因此造成的后果將由行為人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