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與觀點
- 前言 -
近些年來,關于債權人起訴要求夫妻一方對另一方所負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案件越來越多,筆者自己也曾代理過相關案件,并在代理案件事實較為相像的案件中體會到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施行日期:2018年1月18日)實施后關于夫妻共同債務舉證主體和標準發(fā)生的變化。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出臺后,《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被廢止,但《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條關于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與《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基本一致。因《民法典》生效時間較短,相關判例較少,筆者僅以《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為基礎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進行分析。
- 探討 -
筆者在2015年曾代理過一起案件,在該案件中,債權人起訴丈夫,并要求丈夫對妻子所借的高達幾百萬元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筆者在該案件中擔任丈夫的代理人。關于上述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當時的判斷標準主要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chǎn)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chǎn)清償?!焙?004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可知,按照當時的法律規(guī)定,如夫妻一方不能舉證證明所負債務為另一方個人債務,則需要承擔共同償還責任。可想而知,夫妻中一方想要證明某筆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是非常困難的。而在筆者代理的案件中,因借款一方即妻子合計借款金額高達2000多萬,且部分款項涉及詐騙,經(jīng)過筆者和團隊律師多方收集證據(jù),并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標準進行詳細論證,與法院進行多次溝通,最終法院判決妻子所負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2018年1月18日施行的《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改變了舉證主體和標準,該解釋中涉及夫妻債務的認定條款共三條。
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即夫妻共同簽字或雖未共同簽字但事后通過微信等方式進行追認,可以認定夫妻雙方存在共同舉債意思表示的為夫妻共同債務。
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即夫妻一方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債務,原則上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如果夫妻中的另一方主張不是共同債務,則需要承擔舉證責任。關于如何鑒別涉案債務是否屬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法律并未作出明確規(guī)定,但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涉及夫妻債務糾紛的解釋》的答記者問中曾對“家庭日常生活”的認定作出解答,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該解答認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是指夫妻一方基于通常情況下進行的必要家庭日常消費所負債務,而必要家庭日常消費主要包括正常的衣食消費、日用品購買、子女撫養(yǎng)教育、老人贍養(yǎng)等各項費用,是維系一個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須的開支。當然,法官在判斷是否屬于家庭日常消費所負債務時還需要考慮夫妻居住地的消費水平,夫妻的收入情況等因素,不會一概而論。
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根據(jù)該條規(guī)定,夫妻中的一方以個人名義且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原則上認定為個人債務,如債權人認為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則需要舉證證明。
實踐中,債務數(shù)額比較高,如債務金額幾十萬以上,且家庭中未增加房產(chǎn)、車輛等物品,法院一般會認定債務為個人債務。債權人想要舉證證明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也是存在很大的難度。筆者查詢的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周彪、張麗萍民間借貸糾紛(案號:(2019)最高法民終306號)中對于債權人如何舉證、法院認定的標準可以作為參考。在本案中,債權人在無法自行舉證的情況下,申請法院調取債務人妻子的銀行流水,經(jīng)法院審查,債務人妻子的收入情況和款項支出情況嚴重不符,且債務人妻子無法作出合理解釋,法院衡量債權人的舉證能力后,認定上述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 結語 -
通過法律規(guī)定的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標準的變化和上述案例可知,針對大額債務,債權人對該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承擔舉證責任。對此,筆者建議債權人在出借大額款項時,要求夫妻共同簽署相關文件,如夫妻的一方不能到場,可以通過微信等方式要求夫妻的另一方對債務進行追認,避免法院最終認定債務為個人債務。